原始佛教指的是「基礎的佛教」,又稱「初期佛教」,係指釋迦牟尼在世,至佛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的佛教。
佛陀在世所使用的文字為巴利文,佛陀其弟子在棕櫚樹萌芽造貝葉,然後此葉上刻巴利文字,刻字後塗上墨水成經書,留傳後世稱為貝葉經,所有的佛經都是由巴利文翻譯而來的,巴利文是傳承佛陀的正統語言。
上座部俗稱小乘佛教大寺派(即今錫蘭南傳上座部佛教)。又稱小乘佛教。
以巴利文三藏為其主要特徵,又被稱為巴利文佛教。
重要的論書有覺音所作的清淨道論。現今南傳佛教皆以此部為根源。
南傳佛教於西元前一世紀左右從緬甸通過「大猛龍」傳入西雙版納。
居住在此地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為「傣族」,傣族人多信仰小乘佛教,潑水節及浴佛節最具勝名。
傣族也是馳譽中外的“普洱茶”的主要產地。
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(又稱南傳佛教),同時還信仰原始宗教(亦稱本教),有一部分傣族信仰鬼、神、巫術等。
傣族佛法:早期泰國和尚都會運用巴利文咒來幫助信徒解決問題的方法,巴利咒最原始,法源最正派,傳承最完整。
傣族傳承:膜拜祖師釋迦牟尼佛,及祖靈,一代傳一代,已有數千年歷史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